•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混灰机械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新疆、南京、深圳交流发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专题研讨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3-27 08:18:49   浏览次数:5  发布人:ffbb****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编者按:日前,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专题研讨班在中央民族干部学院举办,国家民委副主任、党组成员边巴扎西与学员座谈交流。座谈会上,部分学员立足工作实际,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城市民族工作、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等方面踊跃发言。为集中展现座谈成果,特辑录学员代表发言,以期为各地各部门开展民族工作提供实践参考。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夯实新疆长治久安基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编者按:

    日前,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专题研讨班在中央民族干部学院举办,国家民委副主任、党组成员边巴扎西与学员座谈交流。座谈会上,部分学员立足工作实际,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城市民族工作、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等方面踊跃发言。为集中展现座谈成果,特辑录学员代表发言,以期为各地各部门开展民族工作提供实践参考。


    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

    夯实新疆长治久安基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张保全

    近年来,新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推动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的实践路径,不断夯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

    一是坚持统筹推进,突出区位特点,推动形成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的合力。统筹城乡建设布局、兵地融合发展、南北疆协调发展、疆内外资源,将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工作纳入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有计划、分批次打造不同类型的互嵌式示范小区和村镇,引导各族群众互嵌式居住。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政策引导,推动建立有利于各民族混居杂居的社会条件。完善城乡社区嵌入式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落实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租赁、就学就医等有关政策,为各族群众交错杂居、享受现代文明生活创造条件。

    三是推进文化润疆,强化育人功能,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施文艺精品战略,《我的阿勒泰》全网热播。加强基层文化供给,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活动。推动各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创新交融,推进疆内外交流互鉴。

    四是坚持共富共享,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积极创造各族农牧民群众融入城市的社会条件。开设县级“中心课堂”、村夜校分课堂,为青壮年农牧民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聚焦“十大产业集群”,着力培育主导产业。深化拓展跨区域劳务协作,推动更多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务工。

    五是促进交往交流,注重交心融情,不断拉近各民族互嵌共融的心理距离。办好“祖国情·中华行”等活动品牌,2024年,组织9000名各族学生到北京和其他省区市参加研学活动。持续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邻里节”、“百家宴”等活动,促进广大干部职工与基层各族群众往来互动、交心融情。鼓励国内外游客到新疆特别是到南疆旅游,吸引更多游客变身创客。

    下一步,新疆将持续深入推动互嵌式工作,鼓励和支持其他省区市各族群众来疆就业创业,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提高南疆青壮年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劳动技能水平,宣传普及现代化生活理念,促进新疆与其他省区市各族群众双向流动。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文”铸魂、“旅”促融、“体”聚力、“教”凝智

    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民族处副处长 郭震

    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加强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依法实施《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纵深推进“文、旅、体、教”融合赋能,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以“文”铸魂,加快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打造具有南京底色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将茉莉花、雨花石、南京长江大桥等文化符号融入城市空间。打造“百工造物”非遗创新平台,使各民族优秀文化“活”起来。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等教育基地打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联合拉萨举办“信仰的力量——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巡展,聚焦与西部地区密切相关的30余位雨花英烈事迹,采取“宣讲+文艺”形式进行巡展,凝聚起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以“旅”促融,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夫子庙、紫金山等景区及全市100余家文博场馆。打造“同乡共井”旅游促“三交”试点项目,在中国科举博物馆设置“铸牢”专项展陈空间,开通“苏伊号”“西美之旅”旅游专列,“同乡共井”号画舫、“民族团结号”公交旅游专线。将民族团结主题融入“秦淮灯会”,与对口支援协作合作城市举办“双城灯会”,先后举办了“点亮拉萨・秦淮灯会”“老门东・丹噶尔双宁双灯展”“伊路有宁・灯耀双城”等主题灯展。2023年以来,南京已经连续两年实现年接待游客超2亿人次,成为促“三交”的重要场域。

    以“体”聚力,创新全方位嵌入实践路径。发挥体育在促进“三交”方面的独特优势,以体育健身活动和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各族群众身心健康,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事业不断进步,建成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22个,组建了珍珠球、毽球、民族健身操等50余支竞赛项目队伍,舞龙舞狮、江浦手狮舞等10余支表演项目队伍,常态化开展各类比赛活动,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新载体。南京市代表队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得2个二等奖,23个三等奖的佳绩。

    以“教”凝智,增强各民族文化认同。把“铸牢”工作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联合6省(自治区)民族中小学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心圆教育联盟”,联合100余所学校构建“红石榴手拉手”大中小学一体化铸牢“大思政课”教育联盟,常态化跨区域开展各族青少年主题交流活动。每年开展“红石榴”健身节、读书节、志愿服务节等系列活600余场次,举办中华经典诵读、讲解竞赛、推普周等活动200余场次,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五个强化”持续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深圳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 吴欢

    深圳56个民族齐全,少数民族人口135.8万,少数民族群众5000人以上的社区有49个,分布在全市6个区23个街道。自去年全国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现场会在深圳召开以来,深圳以“五个强化”持续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使各族群众在深圳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亲如一家。

    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通过举办民族讲坛、教育培训等多种方式强化思想引领,着力促进各族群众在价值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共同迈向现代化。全市统战部长会议、全市民宗局长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现场会精神,市委主要领导作出批示。组织有条件的区召开互嵌式示范社区建设推进会,不断凝聚互嵌发展的思想共识。

    二是强化工作品牌驱动。大力推进实施“榴·深”——深圳各民族服务行动计划,推出“能力提升服务”“见习就业服务”“产业帮扶服务”等八大行动,2024年全年开展活动465场、覆盖人员15.5万人次。打造福田区“福田民族风”、盐田区“海石榴+”、龙华区“红石榴”、光明区“光线·民族家园”等民族工作品牌,开展全链条服务,推动各族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三是强化互嵌工作举措。积极打造一街道一示范社区、一街道一示范园区、一街道一示范企业、一街道一创建模范人物。组织开展“民族共舞·南山同行”2025深港澳各族同胞民族歌舞嘉年华、五十六个民族“棋”迎新春围棋主题交流活动、石榴籽公园创建暨“心连心”民族团结林植树活动、“吉祥光明 妙抱Hong运”民俗庙会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多民族联谊活动。

    四是强化融入能力提升。以优质服务提升融入能力,坚持“来了深圳·都是一家人”的工作理念,健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共享、社区民族事务服务、流出和流入地互动协作等管理服务平台,将民族事务纳入“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让各族群众留得下、融得进、过得好。

    五是强化各族共同富裕。积极引导深圳各民族同胞参与广东“百千万工程”,“石榴子”民族助农平台举办直播卖货,帮助农家好货瑶家丝苗米、鹰嘴桃从“山沟沟”销往全国。指导深汕特别合作区红罗畲族村打造“文化+民族+红色”特色文旅产业,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多措并举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步,深圳将通过“四个推进”,稳步提升深圳民族工作水平。一是推进组织建设。推动区一级民族团结社团全覆盖,指导有条件的街道成立分会,组织社会力量共同建设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二是推进品牌建设。唱响做实“榴·深”品牌,鼓励各区打造“一区一民族工作品牌”,健全多层次服务管理体系,拓展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三是推进项目建设。策划“来了深圳·都是一家人”、“深圳,这里是家乡”等专题宣传,讲好深圳各民族深度融合发展故事。四是推进阵地建设。加快建设光明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宝安区山海连城石榴籽公园,打造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园区、企业、高校,创造互嵌融居有利条件。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监制 |肖静芳

    统筹 |安宁宁

    编辑制作 |石建杭

    来源 |中国民族报

    觉得有用,点亮在看↓↓↓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ffbb****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hunk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