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彭凯平教授的一本书《幸福的种子》,让我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
那就是有时候从一本书中哪怕只学到一个核心的观点,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自己缓和与周围人的关系。
《幸福的种子》中提到一个观点,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的父母喜欢打击自己的孩子。这是因为,在中国,人们习惯把孩子、老公作为自己的一部分,当他们对别人使劲贬低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其实就是把孩子当成了自己,贬低孩子就是贬低自己,再加之,中国人崇尚的谦虚的品格,就是说他们在贬低自己的孩子,就是向外人表明我是谦虚的,低调的,就是人们极力为自己树立的一种人设罢了。
通过学习了这一理论,就可以明白了当年自己的父母打击自己的缘由了,因为父母自己认知局限造成了对自己的伤害似乎就可以理解了,今儿就可以实现与父母的和解。
再一个方面,既然自己深受其害,那么就要杜绝这种伤害发生代际传递,那就要从自己这一代做起,将以往代代相传下来的“相亲相害”的相处模式彻底改变,那么就要做到,尊重自己的孩子和老公,不把他们当成自己人,而是把他们也要当“外人”,起码能做到对老公孩子也要保持响应的距离感,该讲礼貌讲礼貌,该征求他们的意见就要征求他们的意见。
这样以来,我们教育出的孩子,扶持出来的老公,就会很有自己的配得感,很有自尊感。
所以,我要说,所谓开卷有益的意义就在于,学习一个好的方法可以改变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甚至可以收获一段美妙的亲子关系和亲密关系。
最后,我呼吁,让我们远离手机,好好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