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杜桥九华山探幽访古,这是凤山诗社成立以来第一次组织的采风活动。虽然节气已到了立冬,但江南的此时,却是秋高气爽的模样,正是适合出游的好时节。
说起九华山,大家或许想当然的会认为指的是安徽的名山,很少会有人知道,包括我,之前也是没有听说过故乡还有一座与之同名的山。
其实,两者之间,确实是有一定渊源的。
据传,唐朝时期,新罗国(韩国)的王子金乔觉自愿舍弃繁华,出家为僧,渡海来华修行。当他从海路出发,所乘坐的船到达东海海域时,不料遭遇了一场特大的暴风雨。在船被打翻的危急情况下,有幸抱得一根桅杆,飘到了我们家乡的一座岛屿上,得渔民相救。为了感念当地百姓的恩德,于是在此驻锡修行,替当地百姓祈福。
金乔觉具有胡人血统,长得异常魁梧,身高约两米四。他上岸后,在岩壁上留有一双巨大而清晰的脚印。他栖身于岛上的一个洞内。据说此洞深幽不可见底,曾经有人挑了一箩筐的蜡烛下去,想要寻到其底,结果所有的蜡烛燃完,却依然看不到尽头,不免心中惶然。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金乔觉作为地藏菩萨的前身,他的故事,给这里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千年的时光,沧海桑田,昔日的大海已经变成了一片陆地,岛屿也成了一座小山丘,这就是九华山。
当地的老百姓曾经开采岩石,发现其上面留有很深的竹叶痕迹,故而又将山称为竹峙山。峙,指的是位于海上的岛屿。据说,每有地震来临时,山体会沉,而峙则浮于其上。
从远处看,这座小山恰如一条飞龙,首尾呼应,守卫着一方土地,故而,此山又被称作龙山。最神奇的是,龙头的位置,岩石中空的地方有一颗圆滚滚的石头,犹如龙嘴巴里含了一颗龙珠,雨淋不着,风吹不化,引得我们一众人争相观看,啧啧称奇。
一座小小的山,竟有如此多的名字,足可见它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登上九华山,远处的大海依稀可见。
山的最高处,昔时有一座烽火台,那是明朝时所建。当时为传递情报、抗击倭寇,发挥了不少的作用。而今,烽火台已湮灭在历史的红尘中,唯余萋萋荒草环绕其间。若不是有对地方文史特别有研究的潘老师带路,谁也不会料到,脚下的这片土地,曾经起过如此重要的作用。
山风飒飒,撩动衣襟,一股思故怀忧之情油然而生。道旁的野菊花开得正盛。这小小的花儿,无人栽种,却能随处安家。在阳光雨露的照拂之下,蓬蓬勃勃地生长。
爬过了山,在九华洞寺住持慧华法师的带领之下,我们又去了附近的禅寺。住持长得胖乎乎的,慈眉善目。从与他的简单交流中,我发现他是个颇有想法的人物。
他的老家是江苏南通的,出家多年,后来又来到了台州。台州市zōng教管理局曾经给他安排过好多个大寺院,却都没有让他动心。仿佛是冥冥之中的缘分,九华寺是他的一眼万年,于是,他主动要求来到这里。
当时的寺院只是个面积仅有两亩的小庙,在当地政fu的支持和他的多方奔走下,规模逐渐扩大。我想,这或许与他擅于讲好金乔觉的故事有关系。
每年的阴历七月三十,是地藏菩萨的生日。在民间传说中,地藏王菩萨一肩挑着大地,因为时间久了,便会累了,于是在这一天需要换一下肩。于是,百姓们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大地颤动了一下,这其实就是地震的表现,但因为当时缺乏科学知识,故而给它添上了神话的色彩。
每年的这一天,寺院里要举行盛大的祭si仪式,远远近近的善男信女,如潮水一般涌来。这一活动,已经申请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下次有机会能亲眼目睹。
寺内的九华洞,盈盈一水,深不可测。据说它是通到东海的,可它却是淡水,清甜回甘。任凭天如何干旱,它总不会枯竭。据说,这里的水含有特殊的矿物质,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因此,许多信众不顾路途遥远,纷纷前来。
中饭是在寺院吃的。一些居士自告奋勇的前来服务。素斋看起来很是清爽,虽然简单,吃起来也是十分爽口,给我留下了挺深的印象。
虽然我没有zōng教信仰,但这一日,了解了许多与九华洞及地藏王菩萨有关的故事,也感觉收获满满。既然是诗社的活动,自然,还是要交一下作业的,聊以记之。
游杜桥九华山
九华多故事,逸兴踏征途。
闻说竹留影,最怜龙吐珠。
秋光宜下笔,野色好拼图。
归去仍长忆,何时再约乎?
题九华洞
此处通东海,传言万丈深。
洞幽怀世界,水冽洗尘心。
每得山僧护,长随墨客吟。
池枯它不竭,信众竞相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