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混灰机械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第21篇 在逆境中发现习气毛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1-30 20:32:37   浏览次数:7  发布人:425c****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各位亲爱的家人,全世界的兄弟姐妹们:大家好!大家有没有看到我们这里的猫都怎么样?很安详、很幸福、很自在,跟我们大家都是一家人,也不会怕人。我前几天还看到这一只猫,它是公的,看到它有一个也算是蛮特殊,也蛮感人的一个情况:有一天中午大家在餐厅用完午餐,大部分学员都已经离开,只有剩下几位在那里用餐。另外一只母猫,它又在我们学员用餐的脚下,因为它们很随和,在你脚下,有时候没有注意的话,会不小心碰到它或是稍

    各位亲爱的家人,全世界的兄弟姐妹们:大家好!

    大家有没有看到我们这里的猫都怎么样?很安详、很幸福、很自在,跟我们大家都是一家人,也不会怕人。我前几天还看到这一只猫,它是公的,看到它有一个也算是蛮特殊,也蛮感人的一个情况:

    有一天中午大家在餐厅用完午餐,大部分学员都已经离开,只有剩下几位在那里用餐。另外一只母猫,它又在我们学员用餐的脚下,因为它们很随和,在你脚下,有时候没有注意的话,会不小心碰到它或是稍微踩到它。

    这只公猫它本来在距离五公尺外的地方睡觉,当那一只母猫它被我们学员不小心踩到之后,那一只母猫突然叫了一声,因为被踩到之后没有惨叫,但是会痛苦的叫一声。结果这一只猫它从原来几公尺外的地方…,它本来在睡觉,它就赶快过去,然后就舔那一只猫。那一只被稍微踩到的猫,它叫了一声,但还好,不是很严重,但是它叫了一声,它还是一样没有起来,躺在地上,只是它有叫一两声。结果这一只猫,它过去一开始是舔它,后面,它也躺下来,然后一手抱着它,一手搭在它上面抱着它,然后还是一样再继续舔它,给它安慰。你看,有没有爱心?

    这事就在那里出现,不要以为动物没有感情、没有那个爱,都有的。它本来在另外一个地方在那里睡觉,听到另外一只猫叫了一声,它觉得有状况,你看,马上过去舔它、安慰它,还躺下来,一边抱着它,舔它这样。

    听说我进来的时间段,它大部分都会过来里面听课,有时候在后面,有时候就到前面这里来。我现在在讲什么,它都有在听,所以我不能讲它坏话。不过,真的都蛮乖巧的,很温柔。

    所以,希望大家真的要重新来看待万物,对于动物我们要重新来看待,真的不要把它们认为它们是低等的生灵;不要把它们认为它们是传统文化中佛家常说的“三恶道”。在我心中,这些动物它们都是神圣的生命,不是所谓的“三恶道”!所以,在我心中没有“三恶道”,众生都平等!

    来,开始,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学员:尊敬的郭老师您好,我叫明觉,来自上海。

    学员:我今天想确认一下,那个明觉是不是敏锐而又觉悟的心?

    郭老师:不是敏锐,是清楚、明白,那是明觉,不是敏觉。

    学员:但是我还是觉得就是,约等于高心灵的心,我还把它取了个名字叫涅槃种子。

    郭老师:好了,不用贴太多名相了,最重要是你要清楚、明白知道你在做什么、在讲什么。

    学员:我今天两个问题,主要就是这个明觉在日常生活当中真的是太难了,老师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下你当初那个明觉是怎么培养的?

    郭老师:说来话长,我就只能够说就是这样去做……,好,那你去体悟了。

    学员:是不是这样子,我现在倒反而梦中能有明觉。就是说这个梦,一个念头出来——哎呀,错了,有瞋恨心了、有嫉妒心了,但是白天还是没有。

    郭老师:在梦中才有明觉啊?那你这个更高、更厉害。你白天没有明觉,梦中有啊?

    学员:白天太匆忙。

    郭老师:晚上睡觉的时候就有时间,好了,不要继续颠倒梦想。

    学员:对,我也很想让它赶紧清醒过来。

    郭老师:你每个当下,这个都要练习,要有耐心去练习,你的肢体动作要练习清楚觉察;还有,你讲话、起心动念都要清楚觉察。

    学员:不是一般人都有十个结缚 吗?我想:我在止观双运的时候能不能观…,比如一段时间,我先把这个结缚 先打掉,然后一段时间观这个?还是十个结缚 要共同等自己的层次提高了,才能一个一个消除?

    郭老师:看到一个就解开一个,因为很多你也看不到的。

    学员:等事情出来了才会知道这个结缚 ?

    郭老师:对,所以你看到一个就要解开一个。

    学员:谢谢老师!

    学员:亲爱的郭老师,您好!今天想问的问题是关于发心的。

    郭老师:现在已经来到要开始问发心了

    学员:就是为了勉励自己一直要有进步,所以会有发心。就知道自己有的时候会懈怠,觉得自己好像学得还挺好的,然后就学不进去了。所以有向大自然发心,会让我时常看到自己的不足。有境界时就发现还挺有用的,基本上每天都会看到自己一些不足,然后提醒自己这个还要改。但是,我发心的时候又发现内心还会有要和不要。发心的时候,我希望大自然不要给我一些不想要的境界来。

    郭老师:比如说什么?

    学员:比如说我自己其实真的很排斥这样…强奸或者是断胳膊、断腿这种。

    郭老师:那个不是发心的问题。

    学员:就是因为我心里有,怕这个。

    郭老师:那些灾难能够化解、能够远离。问题,那个不是说我发心那些不要来就能解决。而是你多行善,多种善因、结善缘,那些自然的它就会化解掉。

    学员:因为我之前就是有历练过来,我才能够成长。所以也希望向大自然发心,就是也尝试着去信任大自然,然后经历风霜雨雪的历练。

    郭老师:那个是勉励自己能够去接受各种境界的历练。对啊,这个就是你要去练习,要敢去承担,然后包括承担工作或是要历练。不是挑那些简单的、很单纯的、很轻松的,怕吃亏、怕吃苦,怕承担重责大任。而是要去愿意去承担、愿意去历练。透过各种境界来让自己增强,己所缺、己所不能的那个区块,是要这样的。不然的话,一个人如果你没有发心去承担,你都是成为像温室里面的花朵。

    学员:谢谢老师!

    学员:老师好 !我有个小问题要问,就是在很多时候鼓励我们要多去承担,之前一直就把这种理解成多去做事情。老师每次说要多去承担、多去发挥,我就变成拼命、拼命去做事情,问题在哪里?

    郭老师:像这一种就是没有明觉。还有一种情况:刚好有这个机会,我可以展现我的能力、展现我的才华,以便让别人可以肯定我。我讲的发心承担跟那一种要拼命怎么样去做什么,这个有所不一样、有所不同。

    就像很多人他静不下来,然后总是要找很多事情来让自己忙碌,所以你叫他去做行善、布施、救济,半夜赶快去救别人,他都愿意。但是,你希望他能够好好静下来虚心的学习,他不愿意,他会找各种理由来表示他没时间。

    静不下来的情况之下,他会找各种理由逃避自己的学习,不想去面对自己,就是要设法让自己不要太闲下来、静下来,要赶快冲、赶快去忙,那是静不下来的忙碌。像这样的话,你做再多,你心灵品质都没办法真正提升的。

    所谓的你要勇于去发心、去承担,那是你有前面静下来学习的基础,你有了正确的观念知见。但一般人的问题就是两端化、两极化:一种是他静不下来,他就是要忙碌、忙碌;另一种是他就只想…反正找机会就是学习。表面上好像有在学习,但是却不敢去承担什么,找各种理由——“我要多学习,我现在还怎么样,我还要再学。”就是不愿意,也不敢去承担,结果几年下来还是就像冷水泡石头,还是一样在那里浸泡而已。

    所以,我讲说要发心去承担是:你要做什么都要认真,你觉得这个阶段我需要学习,要好好用心学习,你就要认真地学习,但是学习是为了来承担——有智慧的去承担。在承担的时候,是要把我们所学习的要应用出来,在承担工作之中,是要去反观我们有没有那些冲动;有没有那些意思食、主宰欲;有没有要展现傲慢之心。

    一般如果人你没有这些正知正见的基础的话,他在做什么,他不知道他身口意在展现什么样的情况?不容易觉察。

    那你有这些基础,我们又要避免落入只是在装填知见;只是在逃避现实人生,然后只是在要多一些学习,然后不想去承担;或是一直觉得自己这个也不够、那个也不够,就是只是想多学习,至于要承担什么工作,就认为“那个会障碍我学习、会障碍我的成长,”变成又逃到另一端;或是变成一种只是喜欢知识的积累,不愿意真正去承担;甚至觉得去承担,那个是去做心外求法的事情,那个跟解脱无关,我们只能够好好地多看、多听、多思维,或是多打坐,而没有要真正去承担。像这样的话,这个都是属于两端,所以这个就是要去调整。

    如果你都没有学这些课程,你一来,你说:“我要发心去服务、去承担”,这样,我们不赞成。你一来,一定要先学习。

    所以,要有前面一期、两期这样的一个浸泡。如果你真的认真学习了,你完整的两期学下来,学过两轮之后,你就会有很多的体会。学过两轮之后,你就可以开始边服务、边做、边学。这样知道吗?

    所以是要在做的过程里面,我们要把我们所学的应用出来,而不是说我们现在要赶快去承担,然后不顾什么,就一直的日夜承担,变成你又跑到另一端——只是在做,而没有办法应用出来的话,这样也很可惜。

    所以要有静有动,有学习的时候,也要有服务的时候,这样你才能够不断的成长上来。在承担工作的当下,一样,都要去反观:我们有没有明觉?身心有没有柔软?有没有练习活在当下?有没有用放松的心来做事情?

    很多人是这样——学了很多理论、观念、知见,嘴巴很会讲,但是历缘对境,没做事没问题,一做事问题就一大堆。那个就是所学的都还是空洞的,没有真正学到智慧,只是学一些术、学一些知见,所以我们要学到智慧,而这个智慧就是要能够应用出来。

    《道德经》处处都是在回馈给我们高等的智慧。所以不在多,不在于学习多久,一个原则:你只要有认真学习两遍,你就可以开始进入边服务边学习,这样知道吗?

    学员:感恩老师!

    郭老师:还有,如果有些干部你整年都在忙碌、都在承担工作,你没有让自己有静下来学习的时段,这样的话,建议:还是一年里面要有至少半个月到一个月可以专心学习课程。这样你又会不断地成长、突破,不要只是一直做,而没有静下来;也不要只是一直只是想学,而不愿意去承担,要能够能动能静,静是为了更好的动。放下承担,专心学习,是为了更好的提起、更好的服务。这样知道吗?

    学员:这里有一个想要确定,就是体会方向的问题,我自己学习最近也有一些体会,看到碗里的那个跟外面的空是一个空,看到大家都在一个空里面。洗盘子的时候看到那个盘跟勺其实都是类似于铝做的等等,这些会让我看到是一个本质,就是不同的相。在这个层面,对于所谓的平等观有一定的建立,对于以前看人会看长相等等,那慢慢有一定的平等观。但是,我会发现对于我自己一些比较根深蒂固,从小建立的价值观却不容易撼动。比方说从小会被教养得要做一个勤奋的人、正义的,什么大公无私的这样的。对于真正看到自己看到的角度,可能是对方不那么勤奋,或者什么,就会有那样的二元对立。对这些却比较不容易撼动,一个就是这种品质。另外一个就是包括圣与凡的还不容易撼动,好像还是觉得:人要勤奋一点,大自然也是这样的生生不息,就不容易撼动,看到它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想请老师指点:是体会的深度还不够?还是说体会的方向有问题?

    郭老师:都有,因为还是用自己习以为常的观念在理解,没有归零;还是用自己积累下来的那些观念知见在看自己、在看别人。包括说勤劳、勤奋,你是用你积累下来的那一种勤奋观念在看自己,也在看别人。别人的勤劳、勤奋未必不勤劳,但是因为他没有符合你界定的,你就把别人认为别人懈怠、不勤奋。

    我想跟大家提醒的是,这个是很多人犯的毛病——你是用你认为的这个叫做积极、这个叫做精进;这样才叫做勤劳,你是用你的观念、你的价值观、你的标准在看别人,但是别人未必是不勤劳。还有,自己静不下来,把自己绷得很紧,用那一种,他觉得绷得很紧的那个才是叫做勤劳,所以他看不惯别人比较放松的勤劳。这样了解吗?

    把自己逼得很苦,但是看不惯别人怎么那么快乐;看到别人快乐,就觉得“你们很懈怠”,而不是从中去看到原来自己把自己逼得很紧。

    比如说,我实际看到我一个亲戚,她本身是很勤劳,一年工作从年头到年尾,只有农历大年初一才有休息一天,其它的,一年工作364天,从来很少让自己休闲,很勤劳、很勤奋工作,一个人她的工作量可以顶至少两个人的工作量。对啊,好像是很勤劳、很勤奋,但是,她见不得她的先生比她工作少,先生一样白天有在工作,但是,回来先生也要休息的时候,也有要喝茶的时候,也有要轻松的时候。但是当太太的看不惯——“你怎么可以这样?你怎么可以这样?”然后就要念叨别人,认为别人这样不够精进、不够勤劳。

    结果,男人被她这样一念叨之后,你念几次他就很不高兴了,不高兴之后就打她,自讨苦吃啊!但是一段期间之后,一样,那个毛病同样照常的——自己闲不下来,很拼命的认真工作,但是就见不得别人空闲、休息,又是这样又自讨苦吃,人就是常常这样在界定别人。

    我为什么跟大家勉励的就是:我们不要用我们自以为是的标准去界定别人,所以很重要的就是先要回来改变我们自己。然后也要检查我们自己是不是我们的弦太松散?或是绷得太紧?我们要调整到走在中道上。但是说这个中道,不容易啊!你必须要去做了之后,你要有明觉,你才会逐渐调整,调整到来到真正走在中道上。

    当一个人当他走在中道上之后,有的人一样又会去指责别人:“你们这样不对,你们这样不应该,你们要跟我看齐学习。”所以,人只要有这个自我意识,他就是不断地在制造问题。

    本来,包括你——问问题的人,本来是可以很轻松、很幸福的,但是,我们却常常用我们过去熏习来的价值观来逼自己,也要求别人。结了婚之后,另一半常常会被逼得很不耐烦,我不是说你一定这样。所以,这就是要学到智慧。因为每次听你在讲话的时候,希望你这些自己都要练习、都要去觉察,因为你在讲话的时候都会有那种急着要表达什么、要冲的那一种心态。

    人要来到稳重,讲话、思考、动作都要能够稳重,轻柔又稳重。如果你只是稳重,你没有轻柔的话,那个稳重就会变成沉重;如果你轻柔,没有稳重性的话,那个轻柔又会变成什么?轻浮。我这样讲,那你会问:“那到底要怎么做?”

    就是要去练习,就是要去做。因为你没有实际去练习的话,你不知道什么叫做稳重中有轻柔;轻柔中有稳重。你轻柔中,就算你在嘻嘻哈哈,就算很快乐、蹦蹦跳跳,一样没有轻浮。你可以很快乐,但是不会让人感觉很“三八”。

    当然,这个都是要去练习、历练过。只是你如果没有明觉的话,你会一样在重犯而不知道,你有明觉的话,你就知道我要怎么样去调整。

    学员:敬爱的郭老师,晚上好!听了刚才您的讲解,跟我的问题有点像。就是觉得人有这个自我的时候,真的是非常的头疼。有一个问题是关于超越二元对立,但是又是关于要平等的面对自己的顺境或者逆境,就是很想要去把这些东西都统合在一起,不管它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我都想用一种平等的心让它流过。但是在有清净本心多的时候,可以做到;在清净本心很少的时候,就发现以前好像解决了的问题,它依然还是会出来。就感受非常的头疼,好像永远迈不过去这个坎那种感觉。但是我又非常的渴望能超越二元对立,或者说是把那个顺境或者逆境,尤其是这一块,我想用一种平等的心去面对它,至少逆境来的时候,我想用一种在顺境当中的心态去面对它。

    郭老师:什么样的问题呢?

    学员:不知道老师有没有好的建议给我?

    郭老师:一方面是要去练习,因为你一下子要全然的做到不容易,不要气馁。同时,你要有闻思的基础、正知正见的基础,然后再来就是要练习去做,不要怕挫折,不要怕做不好。无心之过没关系,故意去挑衅,这样就不好。如果我们有故意,我们就要马上去改进,但通常你有了正知正见的基础之后,大部分都不会有心要去制造麻烦。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没关系,容许自己还有那一种二元对立的情况,你要容许它,你才敢去历练。如果你一开始你就觉得:“我一定要超越二元对立,但是怎么历缘对境处处都不容易突破?”然后你把自己又逼得很紧。这样的话,你就会变成不敢去尝试、不敢去历练。

    所以一样,就是凭着我们的良心,从我们的良心、爱心出发去做,然后去经验、去历练。通常在你的内心里面都会呈现出痛苦,冲突一出现的时候在你的内心里都会有那些苦闷;都会有那些关卡、不舒服的觉受,这时候就要去觉察“我哪里卡住了?”就是这个时候才好反观我们那里需要改进。

    所以要勇于发心去承担、去练习。你深层里面的毛病、习气、习性才会浮现出来,有浮现出来,我们勇于去面对、勇于去化解,这样,这个才是真正的修行。一下子不要把自己局限得很紧,勉励自己就是继续往前,这样就好。

    当一个人能够如实面对自己的时候,你才会清楚地看到我们是多么的任性!我们的习气是多么的不容易调整、矫正!你可能会觉得:我明明知道不应该——不应该计较、不应该起嫉妒心,但是历缘对境的时候,还是会一犯再犯,所以有时候你会做到气馁。

    这时候更需要用爱、用更大的胸襟来包容自己,因为那是你心中调皮的小孩,我们每个人心中调皮的小孩,他在调皮,你必须要用更多的爱来包容他,给他更大的空间,他才会在爱与包容的情况之下,然后逐渐、逐渐地导向智慧之途。

    当你真正这样在做的时候,你真的这样在面对自己的时候,你才会看到我们的习气不容易改;我们深层的问题、心结要如实面对不容易。当你真正看到自己问题,看到自己的任性;看到自己的习性、习气,这时候你才会将心比心,去包容别人、去体贴别人。一个人越严苛在指责别人的人,那是因为他没有看到自己的问题。

    来,好好体会这一点:一个人越是严苛在指责别人,容纳不了别人缺点,容纳不了别人的问题的人,往往就是因为没有回来看自己的问题。因为没有看自己的问题,所以总觉得自我感觉良好——我各方面比别人行、比别人强。因为他觉得他自己比别人行、比别人强,所以他就有理由去指责别人的不是,而偏偏这种情况,往往都是因为没有回来真正看自己的问题。

    当一个人真正有回来面对自己,你才会体会到:我们的优点没有比别人多;我们的缺点没有比别人少;我们的脸没有比别人白。你觉得你的脸比别人白,是因为你涂了很多化妆品,这是一个比喻。

    所以,我希望大家真的不要向外去看、去指责别人,回来反观我们自己,你的生命才会真的有可能净化与成长。当你真正回来爱自己、陪伴我们自己,你才会懂得将心比心去爱别人、去体贴别人、去包容别人。这样了解吗?

    学员:了解一点儿。我现在的智慧,我感觉得我不能够完全的做到,也不能够完全地领会,因为我现在对于自我有点不太信任,因为我觉得我看到的东西很有限,而且不是实相。

    郭老师:对。

    学员:所以有的时候我会很矛盾,做的时候会很犹豫,非常犹豫。关于在对待内在小孩的这一点,我也是非常的矛盾。因为一方面就是想好好地善待自己,给自己无限的爱和空间。另一方面,我总觉得这样做,好像会长养我慢,好像会走两端,想怎么都抓不到那个中道的那个感觉,总觉得哪里不对?郭老师,你说我应该怎么办?

    郭老师:就是要敢于去练习、敢于去承担、敢于去历练,邀请所有同参道友都当作我们的善知识,协助我们成长,看到我们有什么缺点,欢迎大家跟我们讲,这样你成长就会更快。我刚才讲这一段,容不容易做到?不容易做到。

    如果你真的要成长,你就邀请大家,真的,看到我们有什么缺点,不用客气,跟我们提醒,跟我们讲。你放开脚步好好地去做,敢去做,凭着我们良心、爱心,敢去承担、敢去做,欢迎大家协助我们,指出我们的缺点、不足的地方,让我们可以改进。

    这样的话,你的净化、你的成长就会很快。不要顾虑太多,你顾虑那么多的话,就变成一直畏手畏脚的躲在角落里,这样浸泡再久都不容易成长,别人看到你问题也不敢讲。所以要走向光明,勇于去认真地学习,也勇于去承担,也欢迎大家协助我们成长。

    学员:非常感谢郭老师!

    郭老师:人常常都很爱面子啊!别人一跟我们讲我们的问题、讲我们的毛病、讲我们的缺点,往往很容易就翻脸,翻脸比翻书还快。

    学员:郭老师好!我是来自河北承德,我今天想请问有关于孩子教育的这个问题。

    我现在有两个孩子,一个十一,一个五岁。那小儿子从四岁的时候,托儿所就开始教他们学习写字,还有作业。但是我的儿子都是因为老师总是让写,所以他就特别恐惧,每天去托儿所的时候都会哭。后来我跟老师说,我说:“不要让他写,只要他能来就行。”他现在跟我的条件就是只要是不背书包,他就可以去。那老师现在同意,但是每次见到我还是会说,就你们家孩子不写。老师又说如果上大班的话,他会跟不上。现在的学校制度就是把一、二年级的东西现在已经开始从托儿所就开始教起,老师讲,一、二年级的时候就是粗略的就带过。

    但是自从学了《道德经》之后,我就更深信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做不同的事。这一段时间学习《道德经》,孩子是“空”,那大人的这个“有”不要强加给孩子。我还是对这个孩子的这个“空”让他自由的去发展这一块,我还是有一些模糊,希望老师 能指点。谢谢!

    郭老师:这是大人价值观的问题。我不是说你们夫妻,而是因为现在的社会、学校的教育,那一种价值观的问题,认为“小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点,你要赶快学到越多越好。”所以,从小就要把小孩子,逼他们——“你要赶快上那个竞技场,赶快要练习要竞争、要赢别人。”

    所以那一种“不要让小孩子输在起跑点”这种观念,真的这会残害我们的下一代,不要以为那是好事啊!变成那是大人的要,不是小孩子要。我们能不能尊重小孩子的选择?事实上,小孩子他们很需要的就是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保持小孩子的天真、活泼、快乐,这是很重要的。

    你们前几天有看那个《镜子》的纪录片吗?很多小孩子他到了小学五、六年级,到了初中,他们就很痛苦啊,说他们根本没有童年,有没有?真的,大人把很多的价值观一直往那个小孩子的书包灌、灌、灌,小孩子背得很沉重。

    所以,正确的教育观念是要让小孩子快乐中学习、快乐中去探索、快乐中去学到智慧、去创造,让小孩子拥有天真、活泼,又有爱心,这才是教育的重点。可是我们现在的教育都一直在攀比。

    前几天在另外一个班,有一位当妈妈的,她也是在企业界,很擅长经营企业方面,因为会赚钱,所以一直的要栽培小孩子。她说好像小孩子读幼儿园的时候,让他另外学六种才艺;上了小学的时候,让他学至少好几种才艺;到了中学阶段,小孩子都不想学了。她觉得那怎么办?她还希望要我帮她策划——怎么样?能不能让这个小孩子再要学到更多,因为她的策略都已经没用了。我就给她一个建议:最好的策略就是:不要帮他策划,尊重小孩子,让小孩子来选择。所以,我是赞成要让小孩子快乐中学习。

    我们也在酝酿要办道法自然的幼儿园跟小学,用顺天之道、合乎人性的这一种方式,让小孩子在快乐中学习,不要打压小孩子的兴趣,不要打压小孩子的潜能,不要逼小孩子学他不想学的功课。让小孩子在快乐中学习,他的潜能才会一直地激发出来。小孩子很重要——他们的纯真、他们的良心、他们的爱心、责任心,一定要维护好!怎么样让小孩子从小就有责任心?

    我曾经看过…,当然这也是学员传给我的一个视频,那一段视频,当妈妈的是很洋洋得意,她们那一种观念的认为这个教育教得多好啊!但是我看了那个短片之后,我是觉得,真的,偏差太多了!

    那个短片可能也有不少人有看过吧?就是一个家庭里面,那个妈妈让小孩子去学什么…,反正一些传统文化的一些课程之后,小孩子还没有上小学,然后就要让小孩子做各种家务事,包括揉面、烙饼、切菜、炒菜、洗家庭里面的厕所、洗地板、拖地板。妈妈很洋洋得意,认为你看…,拿着棍子背在后面,然后看着小孩子,洋洋得意,认为说:“你看,我们家教这样多好!这个小孩子样样都会做,样样都怎么样。”我看这一段,我心情是蛮沉重!我们的小孩子,你把他训练成好像…,这么小的年龄就要让他揉面、烙饼、炒菜、煮饭。一个男孩子,然后要让他拖地、搞厕所。妈妈竟然是在旁边监督,拿着棍子在旁边监督,而不是带着小孩子一起做。

    我是希望,真的,我们要回归顺天之道、合乎人性,从爱心、良心出发来善待我们的子女。教育很重要,但是要有智慧、有爱心。所以我们有讲过一套“从道论教育的本质”,大家都学过吗?这些都很值得大家参考。

    所以,当父母亲有学习了《道德经》,你对待小孩子的方式就会不一样,如果老师有学习了《道德经》,他就懂得怎么样用顺乎人性、顺天之道的方式来善待我们的小孩子、来启发他们,而不是只是一直的用大人的观念,然后在灌输他们,让小孩子只是一直学很多的术,而却没有学到“道”。

    这个小孩子他一直地被灌压、被填充,被灌很多的观念知见,结果这个小孩子,当他读到了中学的阶段,他就开始叛逆。

    很多小孩子,他读到了大学,或是上了高中,他觉得他只是一部会考试的机器人而已,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自己的兴趣,只是背负着父母亲所要。像这样的话,这些小孩子,他到后面如果他得不到快乐、得不到被尊重的话,他后面就会做得很极端。为什么小孩子自杀率越来越高?都有关系。

    所以我们真的要尊重小孩子,让他发挥他的擅长、发挥他的兴趣。他真正想学的是什么?我们鼓励他好好去发挥——只要不伤害别人、不伤害社会,我们鼓励他好好去发挥。一定要练习,大人要尊重小孩子的兴趣跟选择,他们的良心、爱心、责任心,这是非常重要的核心!

    学员:我再问一句,因为那个我们家三个孩子是不同年龄段的,刚才您讲课的时候突然有一个想法:我们可以每天学一篇就是《<道德经>妙解》,每天放光盘,我连胎教,带小儿子和大儿子,就是我们一起看就可以是吧?

    郭老师:对

    学员:好,谢谢老师!

    郭老师:家庭里面就可以成立个读书会。对,真的全家一起学是最幸福的,因为大家就会有更多的共识。

    学员:老师好!我来自湖南。我这个问题,刚才在下面寻思了好久“我要不要上来问?”因为我确实很想改变这个习惯,就是它已经跟随我长这么大,一直都是…。

    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我的眼泪这么浅?就不是我想去掉眼泪,但它不由自主地要去流眼泪,就是特别的浅,然后我细细的去体会,我曾经就是很浅,不受我控制的这些场景,为什么会这样子?

    有的时候我会是因为自责,有的时候是心里有委屈,有的时候是被对方的大爱所触动了自己的内心;有的时候会被对方的大的愿力、心胸、格局触动,也会掉眼泪,而且它会像触电一样,就是浑身发麻触电,我经常会有这种感受。

    包括我前几天去连接宇宙、天地父母养育着我们的,有一刻我体会到了它对我们的这种养育,那个眼泪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下来,浑身也是会发麻、触电的这种感受。有的时候又会具有一种自我保护。就今天您说给我们一分钟,让我们分享自己的心得。我感觉还没有说什么,然后我的眼泪又掉了,有的时候很复杂,说不清楚它为什么会这样子,但有的场合确实不适合掉眼泪,但是就是控制不住。我知道我可能还没有探索到它更深层次的这个原因在哪里?很想请老师能给我开示,点醒一下我。

    郭老师:我们以前有播过一个短片,那个短片就是一个超级演员,一个还未满一岁的小男孩。他两手扶着桌子,然后练习站,那个小孩子他这样:哭,哭得好凄惨,然后瞬间就变得哈哈笑;哈哈笑几秒钟之后,然后又变成又哭、哭、哭,又哭得……,人家是真的哭,哭了又掉眼泪;没多久,哭到不好意思,然后又开始哈哈笑。大家看到什么情况?哇,觉得这个小孩子…那个他哭,很认真地哭;笑,也很真诚的笑,那一种纯真,你会感觉好美,也好可爱——能收、能放;能哭、能笑,而且都在瞬间转化,所以那个标题叫做“超级演员”。那个短片到第三次又哭,一样哭得很认真,后来他又开始哈哈笑,他也笑得不好意思——逗你们。

    我是觉得人生要能够生活化、活泼化,生命真的要活起来——可以笑、可以哭,但你清楚的知道,开心的时候,我们就开心的笑;当我们有感动的时候,要掉眼泪,自然,让它自然就好。至于如果说常常会莫名其妙的掉眼泪,是有所感动吗?

    学员:有感触的时候,不由自主。

    郭老师:对,这个没关系,自然就好。

    学员:太频繁了。

    郭老师:太频繁,我们就把那个频率降低一点。你设个开关,因为你那个开关失灵,要停停不住。你可以设一个开关,说笑,马上可以哈哈笑;要感动、要哭,好,哭个几秒,那就好了。

    不过最重要是,当你有感触的时候,我们自然地流泪,这个是正常。最重要的是:我们生命要能够来到越来越快乐、纯真。现在要讲女人的一个问题:一般女人会比较感性,跟男人比起来的话,女人流眼泪的情况也比较多,并不是说不好。男人,什么大丈夫、男人有泪不轻弹、有泪往肚子里面吞,但这未必是好现象。

    所以,我要讲女人之前,我要先讲男人。真的,一般男人都不太会哭,被灌输——“男子汉大丈夫不可以哭。”喔,所以男人就不太敢哭。但是,当你有委屈,或是当你有感动,想哭又不敢哭,你憋住的时候,这时候会容易形成内伤。所以,那些得肝病、肝硬化、肝癌的,除了喝酒、酗酒之外,通常都是有什么苦闷不敢宣泄、不敢讲,一直所谓往肚子里面吞。事实上是往肝里面去堆积、积压,那个情绪它积压在肝脏里面,结果没办法正常地消化,没办法正常的排除、疏导,久了之后就容易形成肝硬化、肝病。如果四十、五十岁以前得肝癌、肝硬化死掉,如果他不是酗酒的话,通常就是前面那一种有情绪不敢发泄、不敢讲、不敢表达,然后一直压抑,通常这一种占最多。

    女人呢?女人是说用水做的,然后动不动就比较容易哭。哭,它也是一种发泄情绪,是不错,你敢哭,它就会发泄出来。只要不去伤害别人。这个哭,事实上它是一种疏导,我们有感受,流泪,这个是正常。但,女人有一点往往就是变成比较容易情绪化。男人偏重在理性,女人偏重在感性,事实上这两者是要做综合调整的。如果你偏重在感性,就会欠缺理性,容易被感性、感情、觉受,牵着走。男人他可以比较冷静、理智。

    这个就是男人有男人的弱点,但是,如果他把他的弱点调整之后,来到中道上,男人他有那一种魄力,而且他能够冷静、理性、客观去求真求证。女人因为感性比较多,要去冷静、理智客观求证的精神,跟男众比起来的话,这方面就比较弱。所以,女众就容易走上信仰、迷信,因为她比较偏感性,比较缺理性,所以为什么宗教信仰那一种盲信、迷信,女性会比较多。所以希望我们大家学习、修行,要来到所谓的感性、理性是要平衡的。男众是一样,男众的理性比较强,需要补强的是感性这方面。女众的感性比较强,需要补强的就是理性这方面,这样知道吗?这样才会来到那个太极…,每个人都是一个太极,那个太极它才会阴阳平衡。

    学员:谢谢老师!

    郭老师:我刚才这样分析,你们有没有觉得…,男众、女众们:有没有你们觉得受委屈?我是站在一个客观的解析,因为很多男人不知道,男人需要补强的是感性的那一面,不然的话,会很僵化、僵硬,然后大男人主义,那一种主宰欲、意思食会很强。这一种强它就会演变成为冲突、对立、战争,所以男人要补强的是感性这方面。

    学员:老师好 !比如说我也体悟到土地是地球母亲的肌肉,她是有生命、有活力、有弹性的,那个力道没法形容,那个支撑力。也体悟到那个“朝闻道,夕死可也。”还有跟那个胡一舟我就融一体了,那个指挥音乐的。好多收获,但是,老是感觉到是皮毛层的。我说怎么样深入骨髓?就是老师以前您讲过那个“大死一番,深入骨髓”,这几天我想深入。我非常珍惜,所以的话,这几天怎么样深入骨髓?

    郭老师:不是只有这几天,是现在在学的时候就要一心一意,所谓的心无旁骛,不要去牵挂各种外因外缘,把各种外因外缘先放下,专心、一心一意、认真地听。听课的时候就是一心一意、认真地听、认真地学习。讨论的时候,一样,聆听大家的心得;学习的时候就认真地学习。

    再来,除了学习的时间段,还有吃饭的时候、走路的时候、盥洗的时候、搞环境卫生的时候,随时都浸泡在“道”里面。这一堂课讲到哪里,就好好地浸泡在里面去体会,用心认真地深入去体悟。每一个脚步都很扎扎实实,连吃饭的时候都不要急。很多人吃饭都太快,吃饭的时候就是要好好去体会:什么是“道”?然后在这整个过程都要有明觉。你能够这样的话,你一天的用功就会有一天的成效。

    之后,你回到你原来的单位、原来的地方,一样,继续再用功。不是说“我光只是这一段期间认真地学习,然后回去之后就把它放掉了。”需要一遍一遍的熏习,但一遍一遍熏习,并不是说那我整年就在那里听,然后不去做,这样也没什么效果。你第一遍、第二遍认真专心的深入学习,第三次就可以边做、边听、边学。所以,第一遍、第二遍专心、认真学习,到第三遍的时候就可以一半承担,然后一半学习,然后慢慢地就可以承担的比较多,学习的就可以渐渐少,但是一样,一有空就好好地体会、好好地学习。这样的话你就会一直的成长上来。这样知道啊?

    学员:谢谢老师 !

    郭老师:有一个观念也可以跟大家分享,因为这是我以前在用功的阶段,也曾经用这样来鞭策自己。这种方法就是:如果我们的生命只有今天可以活,我怎么样好好地把握这一天?很多人都认为:“生命还很久,还很长。”当你认为说生命还很久、还很长,你就不会真正珍惜这一天,会很多的浪费、很多的挥霍。

    所以以前一样,在精进用功的时候都会提醒自己——我的生命就是活在这一天,我怎么样好好地把这一天过得很充实?这个可以让大家参考。

    学习的时候就认真地学习;当服务的时候就真诚真心地去服务,也就是把每一天都好好地珍惜,好好地过好每一天,不要浪费。这个不是说,那变成生命都绷得很紧,不是这样啊!每天一样过得很充实、很快乐、很安心、很有意义,没有那些所谓的无聊,没有那些浪费生命,没有浪费福报,所以每天都在成长。

    至于生命能够活多久?也许明天就没有,也许它是无限。人要能够来到就是好好地珍惜今天、珍惜这一天,我们生命所能够掌握的就只有今天。这个就是让你的精神、让你的体力、让你的生命要聚焦到好好地活过每一天。这样了解吗?

    为什么很多人学习起来很懈怠?因为他觉得:“反正我未来还有很长的时间,慢慢来,以后再说。反正我现在的苦还吃得不够,等我以后吃更多苦以后再说。”所以就会浪费今天。你会浪费今天,你就会浪费掉无数个今天,所以到几十年过了之后,却发现还是很彷徨,基础没有打好,内心还是空虚。

    所以跟大家勉励:人真正能够活的就是今天,怎么样好好地把我们每一天都能够活得很有意义、活得很充实、活得很快乐。你真正在学习也是很快乐;你真正在学习,你的生命会成长、越来越充实、越来越快乐,不要把生命变成是苦差事、也不要浪费生命。

    这样的话,你才能够把你人生的每一个脚步、每一天基础都做得很扎实。自然,你就会有真才实学。你自然就会所谓的“虚其心,实其腹”——有内涵。你也才会真正对生命、对你自己有信心,而没有傲慢之心。好好去参悟!祝福大家!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425c****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hunk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