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混灰机械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童年往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30 16:06:52   浏览次数:11  发布人:fed3****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你会明白,故乡为什么会那么刻骨铭心,那是因为故乡记得住自己的身世,倾听过自己的成长。《童年往事》 在一个百无聊赖的夜晚,独自看完了侯孝贤的《童年往事》,尤其看到“一直到今天,我还常常会想起祖母那条回大陆的路,也许只有我陪祖母走过那条路,还有那天下午,我们采了很多芭乐回来…” 一度哽咽无法抑制。与其说这是一部侯孝贤导演的半自传童年回忆录,还不如说他更是一部让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影子的叙事诗。在这部电影

    你会明白,故乡为什么会那么刻骨铭心,那是因为故乡记得住自己的身世,倾听过自己的成长。




    《童年往事》

    在一个百无聊赖的夜晚,独自看完了侯孝贤的《童年往事》,尤其看到一直到今天,我还常常会想起祖母那条回大陆的路,也许只有我陪祖母走过那条路,还有那天下午,我们采了很多芭乐回来…” 一度哽咽无法抑制。

    与其说这是一部侯孝贤导演的半自传童年回忆录,还不如说他更是一部让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影子的叙事诗。在这部电影里,我深刻体会到了故乡在每个人心中的意义,也明白了中国人的根与魂永远与我们的故土紧密联系。

    动荡时代的命运

    故事发生在民国三十六年,作者阿孝出生四十天便随着父亲从梅州全家搬迁到台湾,在那个动乱年代,阿孝的父亲为了更好的工作选择去台湾当督学,原先计划只待个几年就回去,连家里的家具都是竹藤制作的,只因为便宜好丢掉,却不想,这是一条一去不复返的道路。

    整部电影的风格都是在悲伤又克制的氛围下,像一场又一场下不完的雨,缓慢地滴落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触动,哀伤,久久无法释怀。

    作为同是梅州人,对于阿孝的阿婆以客家口音反复提及要回梅县,走过梅县的梅江桥就到了家乡,对于一个已经失智的老人,她活着的唯一动力就是想要回家乡,每天外出的行程就是想要搭车回梅县,而愿意陪阿婆去走那条回大陆的人,只有阿孝。哪怕他们所走的路,永远无法回到大陆。

    故乡是每个人的底色,而思乡是最哀伤的无声告白。

    我的妈妈是梅州人,我出生于梅州,因缘际会成长于靠近梅州梅县的福建小镇,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梅州和我生长的小镇都是客家聚集地,连绵不绝的山地丘陵导致生存环境极为不便,所以我们的房子很多建在在半山坡,盆地,甚至深山里,因为缺少平地,所以我们的耕地都是沿着山而建的梯田,匮乏的资源与闭塞的交通导致人们普遍贫穷甚至吃不饱,所以许多的梅州龙岩的客家人在上个世纪纷纷出去打工,也就是下南洋,如今大家看到的是客家人有很多华人华侨,也是因为恶劣的环境逼迫了一代人只能外出打工赚钱。

    电影里的阿孝一家人,也是迫于当时的环境,父亲选择去台湾,并且写信告诉母亲,台湾有自来水喝,让母亲一家搬过去。足以证明当时梅州作为南方广东最东边,有多么贫穷。阿孝父母的那一代人被裹挟在历史的洪流中前进,没有选择,只能顺从着大环境活下去。

    在阿孝成长过程的主线下,时代在三代外省人身上留下的痕迹或明或暗地流露出来。以祖母为代表的老一辈对家乡的根深蒂固的感情,以阿孝父母为代表的无奈尴尬和阿孝这样的“外省二代”在台湾成长起来的新的社会经验。

     国民党退守到台湾后,蒋介石以为不久的将来就会打回去,但历史发展的现实却是跟着他一起回来的军民在台湾长住下来,从此与大陆的亲人身各一方,心系着大陆,直到死亡将乡愁永远地终结于异地。

    侯孝贤回忆说:“童年往事是用我的家庭当背景,但实际上拍的是‘反攻大陆的不可能’,但这件事对我祖母而言是真实而且可能的,她认为只要走就可以回去,而忘了她是坐船来的。” 那个以为很近的地方却让自己迷失了方向,祖母天真简单的想法没有实现,那天的大陆计划以和阿孝采了很多芭乐终止。大陆在祖母心中已成了无法割舍的灵魂支柱,时间只会让很多像祖母一样有着浓厚乡愁情结的一代愈发思念大陆,回大陆甚至成了一种无意识的状态。

    动荡年代下的故乡,是一部永远不能回去的战争史诗,而政权作为凌驾于人权的阶级斗争工具,平民百姓作为弱势文化群体,除了接受于求存,没有任何选择。




    阿孝父亲去世后,只留下一张竹椅

    男人至死是少年

    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人不入地狱,怎能成为真正的人。男人至死心未死。男人至死是少年。”

    网上的很多解读并不能真正阐述“男人至死是少年”的真正含义,当我走进侯孝贤导演的作品,解读了他的内心与视角,走进他的成长经历,我才真正能共情这句话,而童年往事以极其冷峻地视角,缓缓向我们呈现了阿孝的童年,以及如何从叛逆的少年成长为成熟而有担当的成年人。




    拿着武士刀想要打架的阿孝

    童年时期的阿孝,喜欢玩纸牌,玩弹珠,偷偷把妈妈的银钱和收集来的弹珠藏到地里面,整天无所事事却轻而易举地考上一中,作为。青春期的阿孝,像一个叛逆的流氓,越发顽劣,混帮派、打群架、考试装作弊、去妓院……青春的血气与他温和平实的家庭氛围相比显得很突兀。而成年后的阿孝,为了心爱的女生,放弃了报送的军校,一心准备考大学,结果却以失败告终。

    这一幕幕的情景中,彷佛能窥见每个人的童年时代,是以懵懂无知,狂妄自大,无知无畏中度过,而成长却需要经历一件又一件伤痛而沉重的失去为代价。

    阿孝的童年经历了父亲抱病而终,青少年时期经历了母亲的喉癌,这段时期也是他的整个人生中最为叛逆的阶段,然后哪怕在外面打架斗殴,整体混混无所事事,他也在母亲去台北治病期间,默默扛起了家里的大小琐事。他的人生态度扭转是从母亲去世开始,不同于父亲去世时的淡然,母亲的去世,让阿孝仿佛积聚在心的情感一下子因母亲的去世而饱和释放,而阿婆的去世,更年幼的阿孝意识到,何为“不肖子孙”。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至此,影片的高潮以阿孝的独白结束。“一直到今天,我还常常会想起,祖母那条回大陆的路,也许只有我陪祖母走过那条路,还有那天下午,我们采了很多芭乐回来

    我终于醒悟,男人至死是少年,阐述的不仅仅是男人永远保持着一种年轻、热血、冲动或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精神,而是对于男人而言,少年,故乡,父母,以及少年时代的经历,在他的心中,盘亘着错枝繁叶的情节,这种情节是永远无法抹去的,对故土的热爱,对父母乡情的思念,对于死后落叶归根的执念。

    这不仅仅是我们的来处,更是我们的归处。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我与侯孝贤导演之间隔着将就半个世纪,既没有经历过动荡年代,也不曾在幼年时期远离故土。然后当30岁的我再看他的电影时,不仅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反而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我所经历的时代,从小的教育告诉我,要苦学勤练,考上大学,远离乡村。而今如我所愿,我考上大学,远离家乡,远离乡村,去到了中国最繁华的大城市。我周边的朋友经历都大同小异,大家从五湖四海而来,在这座城市工作,最后结婚生子,买房买车,从此成为了新城市人。

    但是我明白,我的生命里永远背负着我的故乡底色,这让我时常在夜深人静时想起,那再也回不去的童年与自由自在的乡村生活,那些我们上山偷摘水果,抓鸟,下水打鱼,生火做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我没有像我的父辈那样,真正以土地为生产资料去劳作过,也不曾亲自种植过任何东西,但是我却在我的童年时代,得到过农民与土地对于我身心的恩赐抚育,所以随着年岁渐长,我对于乡村与土地越发怀念与热爱。

    生活的本质就是生活。

    回归本质生活,天下之道论到极致,百姓的柴米油盐,人生冷暖论到极致,男人女人的一个情字。无论现在的生产工具,阶级分化,技术创新多么的复杂,回归到人的本质,人是情感的具象化,是一切意识的来源,是人就永远不会改变,对于我们扎根的土地与大自然的需求。

    幸运的是,我们不再如我们的父辈那样,为了谋生而无法做任何选择。当下的我们,可以谋生,谋爱,谋理想。而我们的后代,也可基于我们的基石下,走得更远,行得更强,飞得更高。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fed3****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hunk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