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是平安夜,太太与我视频通话,我才知道应该吃一个苹果,代表平安。其实,苹果的由来应该追溯到亚当和夏娃,洋人用食物分享来纪念他们的祖先,这善恶树上的果子一到中国,就成了苹果,大概是因为苹果的苹和平安的平有着谐音上的相通。这种错误所造成的美丽我们也就沿袭下来,丝毫不觉得有违和感。其实,在洋人那里,苹果的读音为APPLE和平安的读音SAFE 八竿子打不着,正如我们睡不着时所谓的“数羊”,他们的英文却是"SHEEP”和睡觉(SLEEP)是谐音一样,怪不得我们越数羊越精神。
自从改开以来,一直有一种要废除洋人节日的呼声,不管是2月14日的情人节,还是4月1日的愚人节,乃至影响最大的圣诞节,提出废除这些洋节的理由无外乎我们有传统的节日,何必崇洋媚外,并且我们的节日在历史上更加悠久,如中国的上元节就比洋鬼子的情人节要有更深的文化底蕴,于是,过好自己的节就是爱国的呼声越来越高。
我不反对过任何一种节日,中国的也好,外国的也行,甚至包括近些年电商所硬生生造出来的双11光棍节,我觉得过着也挺好。至于这些所塑造出来的节日是为了掏空人们的口袋,还是能够起到民意教化的作用,我是一点也不在乎。毕竟,大家能乐呵乐呵也就不错了。
虽然我不提倡废除洋节,但也不反对把洋节当成国家盛典来推行,我们应该清楚,我们国家的许多节日,本来就是是泊来品,比如“元旦节”,“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等等等等,每一个节日的背后,都是一部为人们所获得权力作出不屈不挠的斗争的血泪史,如果只单独将圣诞节废除掉,而保留另外从外国传进来的节日,似乎很是不妥。
其实,在外国人的眼里,他们不也对中国的节日特别感兴趣吗? 比如中国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在他们的眼里,这些古老而神秘的节日,也曾令他们无比向往,甚至,有许多老外穿起了中国的唐装,讲起了夹生的汉语普通话,提着大红灯笼走街串巷,俨然象个中国的老大爷。甚至,在热闹的酒宴之中,他们学起了划拳,扭起了秧歌。
反对过洋节的人士认为,因为外国文化的入侵,会让我们数典忘祖,成为出卖祖宗的汉奸,其实,文化有入侵一说吗?文化只有优劣,只有先进与落后,只有强势与弱势,强势文化造就的是强者,而弱势文化只会让民族越来越软弱,香港在英属治理的百年之内,香港居民建立起了诚信机制,香港的经济也变成了为数不多的世界金融中心。由此,也才会有小平的那个“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实践。
今年的上海和北京主打一个用圣诞妆饰作为迎接元旦新年的贺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国家希望能够与西方文化融合起来,以期实现更加辉煌的跨越。在小视频上,我看到整个上海,用圣诞彩灯的妆点,在Chrismas 条幅语中,一种详和安乐的气氛弥漫了整个黄浦江两岸,而作为首都的北京,也用实际行动向国际友人展示出我们宽广的胸怀。
我记得易中天曾经说过,我们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而西方人靠着一部旧约跨过了数十个世纪,靠着一部新约又建设出无比发达的现代化国家,今天的耶路撒冷还在向我召示着信仰的力量,圣诞节是信仰的具象化,是平安夜里的祈祷,是圣诞节里的祝福,是复活节里的感恩,是狂欢节里的放飞。
或许我们和西方所信奉的并非同一个神,但信仰的力量却是相同的,因为信仰,大家才走到一起,才生出同样的慈悲心肠,才会对人生的行为进行反思和忏悔,才会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与升华。
我知道,今年的上海和北京,用西方人的方式迎接圣诞节的到来本就别有深意,但愿那些真正爱国之人能够用心体会,真正的爱国不是口头上的喊打喊杀,而是落实到行动上的自我洗涤与净化。徐悲鸿说过,人不可有傲气,但绝不可无傲骨,所谓傲骨,是发自内心的进取,是打断牙齿和血吞的忍让,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本领。
我知道,今年上海和北京的圣诞装潢让一部分人很痛心,甚至在心底已经开骂了,但这些人,请静下心来想一想,任何人不可能抱着自己的腰把自己举起来,没有合作怎么可能有发展。那些试图把《长津湖》当成圣诞来过的人,你们自己偷偷过吧,没有人会因为这个而指责你,但你大肆宣扬,那就怪不得有人要往你们的嘴里塞“马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