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是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的一则带有生活哲理的寓言。
后来,社会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把这则寓言,简化成了“马太效应”。
其大意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赢家通吃。
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马太效应”的影子。
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有钱的资本家,哪怕整天吃喝玩乐,他用资本所创建的企业也会像滚雪球那样自动生产,给他带来源源不断的巨额财富。而处于底层的穷人,即便每天都辛苦工作,得到的收入也只够温饱。
前一段时间,被我国封杀的梅西,拿金球奖拿到手软。
而那些不知名的和梅西球技相当的球员,却鲜为人知。
一线明星的收入和群演的收入,最能体现“马太效应”。
一线明星一个月的收入,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将近二十万的横店群演,却普遍只能拿到十三块五的时薪。
就这还不能保证,明天还会不会继续降薪。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群演供过于求,降薪符合市场规律,降薪会让一部分底层群演觉得工资太低,从而自动放弃群演这一职业,转而去做其他工作。
等到群演走的差不多了,不再供过于求了,群演的工资就会重新涨上去。
二十万的横店群演,有人为了混盒饭、有人为了见明星、也有人梦想像王宝强那样,从草根逆袭成为一线明星。
当然,明星不是想当就能当的。
王宝强八岁习武,十四岁就怀揣着梦想来到北京。在他习武的这六年里,王宝强几乎每天都在刻苦训练,为他以后的演艺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十六岁的王宝强已经,在北影门口蹲了两年、跑了两年龙套、啃了两年的干馒头、在出租房里蜗居了两年。
凭借着坚持、肯吃苦、淳朴,这才得到了出演《盲井》男二号的机会。
随后在冯小刚的《天下无贼》中饰演傻根一角而走红。
出名要趁早,在王宝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盲井》上映是在二零零三年,那时电视是主流媒体,群演的规模还远远没有达到现在恐怖的二十万人,那时还没有几个人绞尽脑汁想摆脱固有阶层,那时人们还没有被手机里各种各样的信息包围。
在当下这个被成功学洗脑的时代,想当明星、想出名的群演,比二零零三年多得多。
我相信,绝大部分普通群演,八岁的时候,不是在享受童年时光,就是在读书。
就算某位群演,有王宝强那样的志向和肯吃苦的精神,那他也已经二三十岁了,也得为了生存和婚姻问题操心。
继续当群演,尤其是在当下这个注意力竞争激烈的时代,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我建议还在横店的底层群演,换一条人少的赛道。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