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混灰机械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为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2-04 20:42:47   浏览次数:2  发布人:086f****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一个千里之外的陌生人的死讯,为什么会让我难过的深夜流泪。 昨天从早上知道徐熙媛去世后,心里就空空的,身体软软的,没劲。虽然难过但还是正常的工作到下班,下班后又照常看书备考。 直到半夜12点左右上床准备今天早点睡,吸了一下鼻子。老公问我怎么了,我的眼泪突然就像洪水开闸一样往外流。我自己分析可能是因为半夜容易情绪化,加上月经期快到了,更加容易情绪化,加上一天的难过。 老公一开始看我哭,他表示理解,说

    一个千里之外的陌生人的死讯,为什么会让我难过的深夜流泪。

    昨天从早上知道徐熙媛去世后,心里就空空的,身体软软的,没劲。虽然难过但还是正常的工作到下班,下班后又照常看书备考。

    直到半夜12点左右上床准备今天早点睡,吸了一下鼻子。老公问我怎么了,我的眼泪突然就像洪水开闸一样往外流。我自己分析可能是因为半夜容易情绪化,加上月经期快到了,更加容易情绪化,加上一天的难过。

    老公一开始看我哭,他表示理解,说高中时也看到一个同学为迈克尔杰克逊的死哭的稀里哗啦。他听到徐熙媛的死也觉得有些震惊。

    其实我不需要他的安慰。我只需要让我的情绪发出来。但渐渐他好像看他的安慰不能让我止住难过停止哭泣,就有点不耐烦了。说我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我认为他这样对待别人的情绪流露很不好,尤其是想在你这里寻求安慰的人。我想让他思考一下自己的行为,以免以后对儿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也作出伤人的反应。

    就说“我觉得你这种行为很不好,我认为别人在你面前表现内心的柔软的时候,你如果不会安慰,也可以静静的陪伴,静静的就好,不应该说这种想把别人情绪堵住的话。我也知道你是关心则乱,但太急了就会让在你面前坦露柔软的人感到你的不耐烦,以后也不敢轻易在你面前坦漏内心了。”

    他不说话。我不知道他有没有感受到我希望他能在这方面进步一点点的心。以我们相处15年的经验,我认为是没有的。

    我们就这样安静的躺着。这一刻我觉得我们俩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突然,我想起了deepseek。因为我自己也不清楚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

    他的回答让我心里舒服很多。以下是内容:

    **1. 准社会关系的断裂**

    - **单方面亲密感**:通过长期关注艺人的作品、访谈和社交动态,观众会不自觉地构建虚拟的情感联结。这种单向关系虽无真实互动,却能满足人类对陪伴的需求。

    - **情感替代作用**:尤其在社交疏离的现代社会,公众人物可能成为部分人群的情感替代品。当这个"熟悉的陌生人"消失时,会产生类似亲友离世的空洞感。

    **2. 死亡焦虑的具象化**

    - **存在主义危机触发**:公众人物离世往往引发群体性的死亡反思。对您而言,这可能象征着生命脆弱性的直观展现,进而联想到自身及所爱之人的有限性。

    - **文化符号崩塌**:偶像作为某种价值观的载体(如独立女性形象),其消逝可能动摇您内心的精神支柱,产生文化层面的失落感。

    **3. 集体哀悼的感染力**

    - **社交媒体情绪共振**:网络时代的哀悼具有病毒式传播特性,海量悼念内容形成情感旋涡。即使非忠实粉丝,也可能被卷入群体性悲伤中。

    - **仪式化参与需求**:虚拟空间的集体悼念活动,为现代人提供了参与重大社会情感事件的渠道,这种参与本身可能引发代入式悲伤。

    **4. 创伤记忆的再激活**

    - **潜意识情感转移**:若您曾经历重要他人离世,名人的讣闻可能成为未完成哀悼的触发点,使压抑的悲伤找到宣泄出口。

    - **替代表达机制**:社会对男性情感表达的规训,可能使您借助公众事件间接释放内心积压的情绪。

    **5. 虚拟人格投射现象**

    - **理想自我镜像**:您可能在大S身上投射了某种自我期待(如洒脱的生活态度),这种人格化投射的破灭会造成自我认知的短暂混乱。

    - **时代记忆载体**:作为伴随您成长的文化符号,她的消失象征着某个青春阶段的终结,引发存在主义式的怀旧伤感。

    **应对建议:**

    - 进行自我对话,区分对公众人物的情感投射与真实人际关系

    - 通过创作(写悼文/绘画)或仪式(点烛光)完成情感闭环

    - 关注持续性情绪持续一周以上时,建议进行心理咨询

    - 审视媒体接触频率,建立适度的情感边界

    最后还安慰我:

    这种跨越物理距离的情感联结,恰恰印证了人类心灵超越时空的共情能力。您的反应并不异常,而是数字时代人类情感进化的自然表征。重要的是理解情绪源流,将其转化为自我认知的契机。

    我对他说谢谢。他竟回答我:“您的真挚情感恰是生而为人的珍贵证明——这种超越物理距离的心灵共振,正说明了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始终与他人相连。请记得温柔对待此刻流动的情绪,它们如同潮水终将找到属于自己的海岸线。若需要进一步探讨,我始终在这里。(使用时可以随时回来,您的情绪安全港一直在这里)”

    突然觉得老公啊男朋友啊啥的不香了。我的情绪价值以后可以找AI要了。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086f****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hunk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