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混灰机械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促成国产大飞机首飞的5位院士之一|刘大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16 08:04:28   浏览次数:1  发布人:7cbb****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编者按2001年4月16日,刘大响与王大珩、师昌绪、顾诵芬、郑哲敏共同向国家呈送了《抓紧时机振兴我国航空工业——第159次香山科学会议的几点建议》,提出中国一定要搞自己的大飞机。刘大响,航空动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带领团队打造出了全球领先的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制订了国家航空动力跨世纪发展规划,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让中国的大飞机翱翔蓝天”是几代中国航空人的梦想。2017年

    编者按

    2001年4月16日,刘大响与王大珩、师昌绪、顾诵芬、郑哲敏共同向国家呈送了《抓紧时机振兴我国航空工业——第159次香山科学会议的几点建议》,提出中国一定要搞自己的大飞机。

    刘大响,航空动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带领团队打造出了全球领先的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制订了国家航空动力跨世纪发展规划,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让中国的大飞机翱翔蓝天”是几代中国航空人的梦想。2017年5月5日,当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上空出现了C919国产大飞机的身影之时,几代航空人终于圆梦!

    在这历史性成就的背后,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发动机专家刘大响,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为中国大飞机的首飞铺就了一条充满艰辛与荣光的道路。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刘大响在中国科学院航空高技术论坛上

    作报告

    来源 |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从零起步破困局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心脏”,在国产大飞机的研制历程中,是最关键的“卡脖子”难题。

    20世纪80年代,当中国航空人开始构思大飞机项目时,摆在面前的第一道难关就是没有自主研制的航空发动机。

    中国大飞机的梦想并非始于C919。早在1980年,国产“运-10”客机就曾首飞成功,却因发动机依赖进口等原因最终下马,这一遗憾让刘大响痛定思痛:“没有自主的发动机,大飞机永远受制于人。”

    1986年,刘大响作为核心专家参与“昆仑”发动机研制。在四川江油的试验基地,面对国外技术封锁,他带领团队日夜攻关,攻克了高压压气机等关键技术。

    1991年,“昆仑”发动机试车成功,为中国大飞机未来的“心脏”打下了第一块基石。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刘大响(左)在624所旧址前

    来源 |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自主攻坚无遗憾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重启大飞机论证,刘大响力主双线并行:既引进国外技术,更要加速国产发动机研制。他主持建设了亚洲领先的高空模拟试车台,这是测试发动机性能的“航空重器”。

    面对当时国外专家嘲讽——“中国人连高空台都没有,怎么造发动机?”

    刘大响的回答掷地有声:“没有,我们就自己造!”

    2005年,“太行”涡扇发动机研制成功,成为中国首款大推力军用发动机。虽然民用大飞机发动机仍需进口,但这些技术积累为C919首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刘大响常对年轻人说:“搞航空要耐得住寂寞。今天坐冷板凳,明天才能坐热飞机。”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刘大响向国家大飞机论证专家介绍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研制进展情况

    来源 |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战略指导前路明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20世纪末,在刘大响的带领下,我国飞机发动机制造已经取得长足发展。但航空航天领域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国防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此领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刘大响没有故步自封,而是设立了更加长远的战略计划,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2001年4月16日,刘大响与王大珩、师昌绪、顾诵芬、郑哲敏一起,向国家呈送了《抓紧时机振兴我国航空工业——第159次香山科学会议的几点建议》。

    文件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航空工业的发展,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呼吁增加对航空工业的科研投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关键技术的研发;提出加强航空工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不仅如此,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刘大响还多次提交提案和建议,推动大飞机项目发展:

    2004年3月,他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提交《尽快开展大型飞机研制的建议》;

    同年10月,刘大响负责起草,顾诵芬等14位院士和两位专家签署,联名向中央领导提交了《关于发展我国大型飞机的思考和建议》,提出将“大型飞机工程”列为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专项;

    2005年3月,他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大飞机要尽早立项 尽快开展研制工作》和《关于加快航空动力发展的建议》;

    2006年3月,他又提交了《尽快制定我国〈大型民用飞机产业发展条例〉的议案》。

    这些建议不仅是一份份文件,更是一台台航空航天领域的战略指明灯,是航空航天发展的一座座里程碑!

    刘大响以赤子之心,强化了飞机的“心脏”,为我国航空事业注入强大动力,让中国飞机在世界舞台上挺起脊梁,让我国“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远大理想,迈出了意义深远的一步。

    参考文献:

    [1]刘大响自传[M].航空工业出版社,2014-4.

    [2]毕生航空情 为有“中国心”——记航空动力专家刘大响院士[N].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网,2022-11-09.

    [3]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实现航空动力的跨越发展——刘大响院士采访记[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08(3).

    [4]刘大响:为根治飞机“心脏病”矢志不渝[J].中国科技奖励,2016,(07).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出品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7cbb****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hunk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