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已成为支撑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生产力。3月29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上,海淀区会同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联合京能集团、呼和浩特和林格尔新区、兵团十三师新星市、张家口市、克拉玛依市、北京移动、北京联通、北京电信、华为云、火山引擎、并行科技、无问芯穹等多个算力资源主体,正式启动建设“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生态网络”,旨在实现算力资源池的统一调度,促进跨域算力资源柔性互通,有效提升算力资源利用,为高校院所及人工智能企业汇聚提供更多普惠、开放的公共算力服务。
战略引领
海淀构筑全国算力资源"中枢节点"
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区域,海淀区已集聚超过1300家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了行业内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先发优势。此次启动建设“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生态网络”,是海淀区积极落实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构建一体化算力网络的重要举措。“我们协同京能集团等主体,打造算力跨域调度运营体系,积极鼓励算力提供商接入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大力推动算力资源的高效汇聚与灵活调配。”中关村科学城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已有多家算力供应主体入驻,汇聚了京津冀、内蒙古、新疆、宁夏等区域超8万P绿色算力,构建了国内超大规模的跨域协同的智能算力网络。”本次算力平台生态网络的建设,也标志着海淀区在全国算力布局中的核心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将有力推动全国算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创新模式
打造“一键触达”的算力普惠生态
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持续扩容增效,打造了独特的“算力超市+撮合交易+算力券+模型服务”模式,提供30多种不同算力配置供用户选择,可以为科技企业、高校院所和创业者用户提供全自助服务,用户在线上即可轻松完成注册、支付、购买并使用算力资源,真正做到了“算力普惠,一键触达”。此外,该平台还为用户提供了端到端的AI开发能力,包括一键部署开发环境、支持单机和分布式训练以及大模型推理服务等功能,助力用户高效开发和应用AI技术。
赋能未来
释放数字经济发展的“澎湃动力”
算力就像电脑的“体力”,算力越高,处理数据、运行程序的速度就越快,能同时干的“活儿”也就越多。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搭载自主可控的算力调度系统,支撑万亿级参数大模型训练、科学计算与机器人具身智能研发,推动AI赋能智能制造、智慧城市与生命科学,进一步支撑产业智能化升级,助力新兴产业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加快建设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持续强化构建生态网络,是海淀区落实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将为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郭思岐
编辑:罗雨涵
推荐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