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混灰机械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2021影响会展走向的大事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04 13:54:04   浏览次数:2877  发布人:lia****  IP:120.230.82.***  评论:0
    导读

    2021年发生了很多大事,这里只唠唠可能影响未来会展业走向的“大事”。也许它是决胜的东风,也许它是凉凉的西风,终归我们想的是


    2021年发生了很多大事,这里只唠唠可能影响未来会展业走向的“大事”。也许它是决胜的东风,也许它是凉凉的西风,终归我们想的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有备无患,安不忘危。



    疫情散发常态化,风险自不言说。从过去两年我们合作的近500场展会的实践来看,有这么几个特点。


    1、越早从“单纯组展升级到提供整合营销服务”的主办方,受影响越小。


    线下活动各种延期,倒逼企业把更多市场预算投向了自媒体、外媒体和线上活动。



    企业实现营销无外乎四种渠道:展会、活动(线上或线下)、网络、媒体。


    组展办会是主办方的强项,但后三者显然不擅长,而疫情又让企业在后三者上的投入明显增加。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如果不建设这些能力,客户粘性就会降低。这就是为什么疫情这两年,我们看到会展公司的市场部门规模迅速壮大。


    企业需求在变,不从组展商转型升级为整合营销服务商,必然会后劲不足。


    2、行业媒体和4A公司成为主要竞争对手。


    2013-2017年这五年,国内大部分的行业媒体都实现了数字化。因为他们的核心业务本身就已线上化,几乎不受疫情影响,反而在生产优质内容和组织意见领袖这两个优势领域,完美契合了疫情期间企业的营销诉求,因此这两年媒体公司流行从玩自媒体、玩社群,再到办会、办活动,最后带出一个展,这是降维打击,成功概率极高。



    为企业办活动,尤其是强调创意和策划能力的活动,4A公司强我们太多。他们原本服务的多是行业大项目,可以从品牌战略层面制定整体营销规划,视野、资源和专业能力都是不可小觑的,今天再下沉到为企业做更便捷的线上线下营销和资源整合,毫无疑问,这也是降维打击。


    所以,今天,我们谈竞争对手,更多的是在谈行业媒体和4A公司/营销创意公司,而不是同行。与他们竞合关系也将是常态,策略就是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了。


    3、主办方怎么做?


    面对面的线下会展活动仍然是重要的营销渠道


    打铁还需自身硬。一方面,我们应该加强自身的媒体属性和网络营销能力,向行业媒体和4A公司学习;另一方面,更应该夯实主办方场景营销的优势。



    (1)下沉场景的优势。垂直的行业洞察、丰富的一线产品和企业故事、对企业需求变化的及时捕捉。


    (2)信任场景。线下展会的品牌背书;信任和面对面的力量是永恒的需要。


    (3)社交场景。展览、会议、非展期活动、线上对接会、定向撮合、赛事、晚宴、垂直社群等等,都是优质的社交场景。



    先来看看2021年前三季度的数据,嗅一下危险的味道。


    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二季度7.9%,三季度4.9%,四季度会什么样?这个增长率应该已经打破了大部分人的心理预期。



    一句话,2022年,还是很难!


    从各地已经发布的十四五规划来看,会展绝对是个香饽饽,就连“淡定”多年的北京,也明确提出要建新国展二三期、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大兴临空经济区会展中心,大力培育品牌展会,要建成贸易强市。


    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海南等等,也都是极力支持。抛开防疫影响,办展的政策环境总体越来越利好。



    从12月10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来看,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是两句话:


    1、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这对会展来说,短期面临的都是巨大挑战,但对聚焦并深耕垂直行业、坚持纵深服务客户、坚持长期主义的主办方而言,我认为是利好。所以大家看到疫情这两年,凡是一个团队只专注干一个行业展会的,基本都还活得好好的。长期来看,这个趋势将继续。



    2、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变。翻译成大白话,只要乘风破浪仍活着,就会跟着国家的步伐一步步向好,长期是乐观的。


    国家总体行动计划上,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1、稳字当头。


    明确提出各地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在这个大基调下,预期疫情对办展办会的影响会大幅度减弱,谁审批谁负责会变得更科学。



    2、稳中求进。


    也就是政策发力会适当靠前。



    这几年在广交会和博鳌论坛之后,国家又打造了进博会、服贸会、一带一路论坛、中关村论坛、湾区论坛等,与各个区域之间也都确立了专门的经贸平台,如东盟博览会、亚欧博览会、中非博览会、中阿博览会、中日韩产业博览会等,促进经贸流通和科技创新的关键大展和大会,我们有自己的话语权。


    国家对会展的重视将大大带动产业展会的发展,具体到每个细分领域,政策层面只会想办法激活市场主体的活力,展和会都将发挥更大价值。



    数字化对会展的影响将是长期的,而且影响会与日俱增。



    数字化的方向不会是云展会。


    当下市面上的云展会只是把线下展的四大核心场景搬到了线上:展示、会议、交流、留资(互留联系方式),这种对线下展的复制,并不能等同于过去互联网产品对线下场景的复制,如京东之于商超。


    展示水平和丰富度方面,线上展很难超越企业的自媒体;纯线上会议,体验上很难超越腾讯会议,组织和引流能力很难超越媒体公司;交流方面,最多就是留个联系方式,然后就转到微信了,微信交流的体验已经做到极致了;互留联系方式就更不是问题了,微信已经成为联系的首选。



    如果没有想清楚“在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下,用户会打开线上展去解决他们什么样的需求”,线上展都是死路一条。


    京东的“7天无理由退货”解决了用户怕买错时可以随时退货的需求,而且有快递员上门取货,过程透明、体验好;京东大药房解决的是“感冒发烧”时快速送药上门的需求。


    线上展显然还没有提炼出这样的有效场景,而且技术手段也没有显著改善用户体验。


    换个角度说,技术不能超越商业模式和运营能力本身。



    如果你的强项是某个领域的资源和关系,那么扎扎实实地做好线下会展活动,“线上平台”更应该做成提升服务效率和参与体验的工具集合。


    如果你的强项是行业专家库,那么做“直播”有可能比做“线上展”更有吸引力,商业模式是赞助、广告和参会费。


    拥有什么样的运营能力,再设计相应的商业模式,最后对技术平台提建设要求,这样的路径更符合会展公司


    数字化的第一阶段是信息化。现实情况是大部分会展企业都处在信息化阶段,先研究哪些信息技术手段将对会展的运营模式产生重大影响可能更有现实意义。



    1、营销自动化


    随着数据和市场营销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能够自定义策略、自定义用户旅程的数字营销技术,将大大解放劳动力,为市场和数据部门赋能,显著改善营销效果。


    2、数据中台


    尤其是打通了身份体系、登录体系、标签体系的行为中台,将很好地解决用户在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用户画像”问题。


    一切皆闭环、一切皆私有,将是接下来主办方在数据经营方面的重大转变


    3、5G+小程序


    线下展会是个巨大的流量入口,但经贸洽谈以外的商业价值挖掘还远远不够。



    我自己有一次在某大型展会上,去某巴克买杯咖啡,等了足足50分钟!当时就想:如果有个小程序,能帮我来个场馆内的“跑腿”服务,这苦逼的体验就不会再有了。


    如果我是一个展商,正和客人在展位上聊着,顺手点两杯咖啡,一会就送到展位上,岂不很爽?


    如果想打印一份意向合同,小程序里选择就近的打印点,一会就有人送到手里了,参展是不是就省心多了?


    场馆是个封闭环境,美团进不来,已经培育好的消费习惯并不能在场馆内得到满足,这些流量的商业价值就白白浪费了。


    随着5G等基础建设的完善,一定会带动一批此类的新增长点。



    今天我们先聊到这里,下一篇将继续聊聊碳中和、元宇宙和ATJ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对会展的影响。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lia****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hunk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